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

第一百三十四章 打得一拳开(2)

础的《燕山武志》,总共五个学科。

至于军官,需要学习思想、土木、算术、武志以及实操演练等等各种军事手段。

如果实在对做官和参军都不感兴趣,那么就可以前往学习医备和天工这种其他民生、军事研究学科的课外生。

朱由检想过了、他不可能一股脑的都把合适和不合适的人扔到地方为官为吏、参军入伍。

总有一些人是对这些不感兴趣的,甚至可以说是没有野心的。

这种人救急的时候,朱由检可能会把他们拉去做廉吏救火,但正常还是可以进行学术研究。

中医发展到明末,实际上已经有了完整的外科器械和手段,结果满清入关打断了这一进程。

朱由检要做的,就是让这一进程持续下去。

“对了、文昭……”

写完一段想法,朱由检抬头看向陆文昭随后对他道:“我之前叫你查太医院的生药库、安乐堂、典药局及良医所,下面人查的怎么样?”

见自家殿下问起这个,陆文昭也作揖回礼道:

“殿下、诚然,如您所说的一样,太医院里面的医官,大多都是欺世盗名之徒,南镇抚司已经在天下搜罗名医了,相信很快就能把他们带往燕山所,随后对《医备》进行完善。”

“嗯……”听到这话,朱由检并不奇怪。

明代太医本来就是世袭制,虎父犬子这种事情,各行各业都在发生,太医院也一样。

明武宗朱厚照都没有用太医院的医官,而是自己在民间找的一个医官。

只可惜朱厚照下江南时,没有听医官的话,还把他丢在了京城,这才导致了病情恶化。

虽然朱由检对自己的身体很自信,但他对朱由校的身体却保持怀疑态度。

因此他准备好好整顿一下太医院,哪怕不能全部更换,但也要让有能力的人上位。

嘉靖和万历之所以活得久,前者是很少看医生,后者是找对了人。

不得不说万历的运气很好,找到了晚明四大名医的龚廷贤和杨济时做他的御医,因此在明朝皇帝寿命中排名前列。

但同样、泰昌和天启就有点倒霉了。

因为万历所说的这两人,都在他驾崩前纷纷病逝了,一个享年九十八岁,一个享年九十七岁。

从他们的年龄都能看出,这两个人有一手。

只是朱由检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

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
  • 今日热门
  • 本周排行
  • 阅排行
  • 年度排行
  • 最新更新
  • 新增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