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共是10万8800人。”
“臣弟给他们的军饷是,平日每人年俸十五两,若是外调、则每人开拔银五两。”
“类似十六卫军要出关作战,或者前往辽东作战,军饷便提高到二十两,并且斩首建虏一级百两,斩首北虏一级五十两。”
蒙古人和女真人的差距是两倍,这并不是朱由检瞧不起蒙古人,而是眼下的蒙古人,已经被大明针对到了连铁锅都造不出的尴尬境地。
如内喀尔喀,可能连五千穿两重甲的骑兵都拉不出来,十六卫军对他们简直就是降维打击。
相反后金的女真人就不行了,按照赫图阿拉有诸多铁匠铺,并且辽东山脉中有露天铁矿来看,后金的披甲率在不断地提高。
他们总有一天会强大到皇太极那个时期,而朱由检要做的,就是遏制住他们,并击溃。
“按你这么说、每年的军饷岂不是最少一百六十万两?”朱由校突然开口,而朱由检回过神来后解释道:
“是一百六十三万两千两银子,另外每年要吃一百二十万石粮食,还有许多的肉食和油盐、菜。”
“不过皇兄不用担心,等裁撤了四十八卫六所后,御马监也能收入五六百万两了,到时候我再弄些私盐,养军很轻松的。”
朱由检一说到私盐的事情,朱由校就无语了,他面无表情,甚至带着一点嫌弃道:
“他人做这私盐行当,总是偷偷摸摸,反倒是弟弟你,不以为耻反以为荣。”
“嘿……我怕什么啊……”朱由检咧着大嘴笑道:
“面子能值几个钱?如果能值钱,臣弟倒是愿意用面子换个几百万两银子回来。”
“你倒是敢想。”朱由校笑着摇了摇头,而这时选锋楼门也被敲响:
“万岁、老国公说可以出发了。”魏忠贤的声音响起。
“嗯、吾知道了,忠贤你把圣旨拿进来吧。”朱由校对门口说话,而魏忠贤闻言,便推开了房门,随后示意几个太监走进来。
这几个太监手中,都抬着一盘盘堆好的圣旨,总共六十多份。
朱由校看着圣旨,转头对朱由检道:
“这些都是未经内阁和六科批红的中旨,虽然是中旨,但想必弟弟不会不敢用。”
“中旨就挺好的,有名头就行。”朱由检笑着开口,随后对门口站着的王承恩道:
“承恩,把圣旨接下,按照昨夜我说的,将圣旨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