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

第一百一十章 立场转变(4)

会引起比淮北大饥更严重的事情。”

“我以为,徐光启可安排前往陕西任布政使,整顿吏治、兴修水利。”

“梅之焕有勇有谋,虽然是文臣,却敢在少年时跟材官比试射箭,之后梅之焕九发九中,长揖上马扬长而去。”

“近年来、土默特蒙古向青海南侵严重,湟中三捷并没有打疼他们。”

“所以我准备将他调往甘肃就任巡抚,整顿甘肃军屯田之余,积极备战。”

“而李长庚的话,眼下南京户部尚书空出,正好调李长庚前往,他无党无派,为官清廉正直,最适合放在南京户部尚书的位置上。”

“毕自严,当放在山西整顿政务、军务。”

“陈奇瑜在洛阳担任县令多年,熟悉河南,因此升任为洛阳知府,约束福王侵占田亩也好。”

“之后若是做的可以,则是能升为河南布政使。”

朱由检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,布置从南直隶到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。

说白了就是整顿军务,不让军饷被上层官员私吞,再让上层官员监督中层的将领,准确下发到士卒手上。

这当然不可能有说的这么容易,其中必然有不少难度。

但如果这些人连这些难度都克服不了,那么也就可以换人了。

不过、当朱由检说完这些的时候,好皇兄却没有开口了,而是发呆般的默默沉思。

朱由检也不急,坐在旁边等着好皇兄说话。

过了一会儿、好皇兄才开口道:“袁可立的事情可以定下了,梅之焕也可以,李长庚和毕自严也可以。”

“徐光启也可以,但是他的徒弟和陈奇瑜的话,暂时搁置,等我想想再定夺。”

“好!”听到这话,朱由检并不意外。

眼下的孙元化不过是个举人,陈奇瑜也没有什么亮眼的政绩,不用他们两个是正常的。

并且这只是搁置,不是彻底的否决,也就是说还是有机会的。

在他这么想的时候,门外忽的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,朱由校和朱由检抬头看去,却见是脸色平淡的王安走了进来。

“王安、你来的刚好。”朱由校刚刚露出笑容,王安却跪下道:

“万岁、奴婢听闻要设立御马监南场,特此请万岁调奴婢前往御马监南场颐养天年。”

一句话出口,顿时震动了三个人的心。

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
  • 今日热门
  • 本周排行
  • 阅排行
  • 年度排行
  • 最新更新
  • 新增小说